提升性价比,除了主动降低价格,还有提升转换效率
②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企业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引进和革新,其技术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和提高,骨干企业已掌握了高性能晶硅太阳电池的成套生产技术。目前,全球光伏产业与市场已融为一体,未来将是一个大产业和大市场。
在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景气情况下,欧美各国都加大保护本国公司利益,在光伏产业纷纷实行贸易壁垒,因此对外依存度达80%左右的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面对欧美光伏双反的困境。可以说,高技术的工业化运用使中国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将可能达到10万t以上的多晶硅产量,但由于美国和韩国对中国进行多晶硅的低价倾销,使中国90%以上的多晶硅公司停产,使中国多晶硅产能的绝大部分都不能发挥作用。在这样的时候,中国政府应积极保护中国幼稚的多晶硅民族产业,避免中国多晶硅产业整体被扼杀。在目前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与欧、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在当前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仍不景气的状况下,中国与欧美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政府,在面临不公平的贸易侵害时,对中国多晶硅产业施以正常的贸易救助,是正当和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将有利于全球光伏产业健康和有序地发展。美、韩、欧多晶硅低价倾销到底能持续多久,这取决于他们的资金实力有多大、相关国家对其支持力度有多大、以及中国政府对美、韩、欧多晶硅双反的力度有多大。还有一部分企业认为,只要企业有一部分产能达到领跑者要求,能够参与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专项供应即可,无需大惊小怪,盲目投入始料未及的是,2015年12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出台首个地方光伏新政,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2016年所有光伏项目都必须符合领跑者计划相应的指标。
持有不同观点者认为,领跑者计划实施一年以来,已经引领整个产业改变了需求预期,体现出明显的带动作用。装机指标确定,给整个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领跑者指标的大幅度增加让技术领先的企业倍受鼓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领跑者计划能够有效拉动高效产品市场需求,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实施领跑者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先进产品,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
冬奥会光伏廊道等8个光伏领跑技术基地纳入建设范围。国家实施领跑者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先进产品,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
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5月发布的《2015-2016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也提出,目前我国达到领跑者计划要求的产品产能较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亟待加强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或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先进生产线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即便是产能暂时不能满足也并不可怕,乐叶、晶澳等具有高效光伏产品生产潜力的厂家已经进行了产能的必要提升,有望近期释放出更多的高效产品产能。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文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光照资源丰厚的新疆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部分企业认为,领跑者只是示范,指标只有年装机计划的十分之一左右,企业即便没有能力去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照样可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还有一部分企业认为,只要企业有一部分产能达到领跑者要求,能够参与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专项供应即可,无需大惊小怪,盲目投入始料未及的是,2015年12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出台首个地方光伏新政,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2016年所有光伏项目都必须符合领跑者计划相应的指标。包括保利协鑫、天合光能在内的光伏巨头开始改变投入方向,建设转换效率更高的单晶光伏产品生产线。6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将2016年新增光伏电站的规模指标划定为18.1吉瓦,将光伏领跑者基地规模指标定为5.5吉瓦,这一指标额度是2015年大同领跑者示范基地的5倍之多。领跑者计划的落实、延伸与拓展,必将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达到效率提升,进而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大同领跑者计划示范项目的启动,直接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新一轮技术升级的开启,受到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领跑者计划从制造水平、应用水平、标准及测试等方面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其设置的产品技术指标将不断催生创新活力,将光伏产业引向高质、高效发展,乐叶光伏执行董事助理王英歌说,过去几年,低效产品难以退出市场,组件主流功率每年似乎惯性提高一档(5W),在领跑者计划的刺激下,未来3-5年,组件功率提高速度更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过度为以转换效率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这意味着,准东2吉瓦光伏电站项目也向领跑者指标看齐。当年,首批1吉瓦的示范项目在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落地。
装机指标确定,给整个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领跑者指标的大幅度增加让技术领先的企业倍受鼓舞。随之而来的是对产能不足的担忧。产能能否满足悬疑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创新是我国光伏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领跑者计划推出一年来,技术领先的产品普及与推广迅速加快,17%及以上转换效率的组件产品市场份额在大同一期领跑者项目中占六到七成,并且规模化应用带动高效产品日趋经济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光伏全行业开始向高效、先进技术看齐。去年大同1吉瓦装机规模都出现了高效组件供应困难,面对今年需求的大幅增加,产能能否满足需要成为业内担心的新问题。此前观望、质疑者意识到该改变了,以往以价廉制胜的多晶企业,投入资金开发黑硅技术、PERC技术用以提升转换效率。
6月底,备受关注的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如期并网发电,这意味着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成并网投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发文称,我确保准东新能源基地装备先进化,光伏发电项目应优先选用领跑者技术标准组件。
领跑者倒逼效应显现光伏领跑者计划推出后,一度引起行业内的质疑。持有不同观点者认为,领跑者计划实施一年以来,已经引领整个产业改变了需求预期,体现出明显的带动作用。
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于2015年正式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提出光电转换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一系列指标,旨在通过市场行为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我国光伏制造业发展。领跑者基地建设一年,扩容已经成为必然,也成为业内一致的呼声。
随后,以领跑者计划技术指标要求来规范光伏发展的已经不仅宁夏和新疆,陕西西安、浙江衢州等地同样开始要求使用满足领跑者指标的组件,更有一大批电站投资者,主动要求使用领跑者指标的光伏产品。今年6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光伏领跑者基地规模提升至5.5吉瓦,占比超过全国年度光伏装机总指标的三分之一。这也是中国实施光伏产业领跑者计划的首个获批示范项目。也有业内人士并不认同会出现高效产品供不应求。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领跑者计划能够有效拉动高效产品市场需求,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我们既希望把领跑者规模做大,同时又担心高效产能跟不上,制造企业,包括组件、逆变器等在适应发展需求的同时,高效产能也要相应做到同步,要加快高效转化产品的生产,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说
而美、欧对华的光伏双反,使中国对欧美的光伏产品出口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状况迫使中国光伏产业必须极力开发国内的市场和国际新兴的光伏市场。二、加速国内市场的启动1.两头在外和产品过渡依赖出口的局面应尽快改善近年以来,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生产大国,然而两头在外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一问题限制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成了欧美对华光伏贸易战的靶子。
其实,全球与中国光伏产品近年来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是:①国际光伏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多晶硅等价格大幅度降低。由于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由多晶硅和其他原材料组成。
中国对美、韩、欧的多晶硅双反,一是希望全球多晶硅行业能进行正常地公平竞争,而不是采用低于成本价的倾销方式进行竞争和打垮对手。同时,也是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全球多晶硅产业能稳定发展提供了公平的贸易竞争环境。欧、美对华光伏双反的申诉方认为:中国的光伏公司存在倾销,政府存在补贴行为,中国光伏产品的低价导致欧美光伏产品的市场价降低。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多晶硅生长、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方面,中国光伏企业与欧美的光伏企业,是上下游、合作互补的关系。
三、发起对美、韩多晶硅双反调查非常必要中国对美、韩、欧的多晶硅双反,其目的是遏制美、欧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的类似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美、欧在双方税率上做出让步。2014年全球光伏产业和市场,虽其发展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经过近2年多的调整,其产业结构有所改善,通过优胜劣汰淘汰了部分落后产能。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为欧美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的对华出口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同时,由于欧美市场在光伏产品方面具有巨大需求,因而中国光伏产品对欧美出口达到较大规模。
然而,由于国外多晶硅公司为达垄断全球多晶硅市场的目的,采用低价倾销的营销策略,打击中国尚处于襁褓期的多晶硅产业,致使中国多晶硅企业目前大部分被迫停产,产量急剧萎缩。在2012年4月以来,美、韩多晶硅巨头发起了新的价格大战,全球多晶硅价格进一步下跌,美、韩2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报价都在20~25美元/kg之间,扣除运费和关税等之后,其出厂价仅在15美元/kg左右,显然是低于成本价倾销。